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 _国产AV自拍_美女脱内衣黄18禁免费观看网站 _色猫咪AV在线网址_亚洲黑人巨大VIDEOS_欧美老妇BBBWWBBBWW_欧美老妇BBBWWBBBWW_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刺激的视频

糧油市場信息(2015年06期)
2015/02/09 08:49:00 來源: 湖北省儲備糧油管理有限公司

國新辦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解讀中央一號文件

2015-02-04 09:32  來源:中華糧網

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解讀《關于加大改革創(chuàng)新力度加快農業(yè)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

陳錫文表示,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的主要目標,即中國要強,農業(yè)必須強;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其中,深化農村改革是動力,農村法治建設是保障。

為什么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還要轉變方式?

2014年,我國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總體形勢平穩(wěn)向好,繼續(xù)保持農業(yè)豐產、農民增收、農村穩(wěn)定的良好局面。全年糧食產量12142億斤,比上年增產103億斤,增長0.9%。畜產品、水產品、蔬菜生產保持穩(wěn)定,“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那么為什么一號文件還要強調加快轉變農業(yè)發(fā)展方式?

陳錫文認為,原因在于當前農業(yè)發(fā)展既有很大成績,也有不少憂患。最大的壓力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農業(yè)生產成本不斷攀升。中國作為農業(yè)人口眾多的國家,每個家庭經營的農業(yè)規(guī)模都不大,降低成本難度比較大。還有一些新的因素,比如投入品的價格上漲,勞動者的工資上漲,以及農村土地流轉需要支付相當多的土地租金等。二是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一方面國內的供給在增加,需求在增長,另一方面進口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三是過去以單純追求產量為主,拼資源、拼消耗的農業(yè)發(fā)展方式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了比較大的危害,同時也對農業(yè)自身的發(fā)展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制約。在此背景下,要想保持農業(yè)發(fā)展好的態(tài)勢,一定要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的發(fā)展方式上來,轉到依靠科技進步、依靠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如何轉變?陳錫文認為,一方面是增加對農業(yè)的投入來提高農業(yè)的科技進步,強化農業(yè)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土地質量,提高農民素質。另一方面,也要調整農業(yè)自身的結構。

“這次一號文件中大家特別關注的是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農村既提供初級農產品,自己又能對其農產品進行精深加工,延長它的產業(yè)鏈,提高它的價值?!标愬a文說,“同時還可以在農村開展各種各樣的服務業(yè),包括旅游業(yè)、農家樂等等,通過各種途徑來增加農民收入。

目標價格:給農民傳遞正確的市場信息

陳錫文表示,一些主要農產品庫存數量比較大,是目前一個突出問題。

“國內收購進來的要銷售出去,如果價格比國際市場的產品要高,營銷企業(yè)、加工企業(yè)就可能更愿意用國外進口的,導致國內這部分庫存不斷攀升?!标愬a文說,“我們提出來要實行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主要就是為了想解決這個問題?!?/span>

陳錫文表示,實行目標價格改革是國際上通行的辦法?!罢C布一個目標價格,但實際的市場價格是根據全球、全國的供求關系形成的均衡價格。比如說棉花的均衡價格,就目前的情況看,在國內大概是13600元1噸,這跟國際市場價差不多。但是政府對新疆地區(qū)給出的目標價格是19800元/噸。這中間有6000多元的差額,農民銷售棉花只能按照市場價格去銷售,中間差價由政府進行補貼。新疆以外的地區(qū)補貼的水平就沒有這么高?!?/span>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也了解到一些棉農愿意少種一些棉花,去生產別的市場需要的產品,這樣會適當減少無效的供給,保證市場供求的平衡?!?/span>

陳錫文說,另一方面,針對走私的情況,要把實行關稅配額的產品嚴格納入到正規(guī)渠道來進口,從而避免對國內的供給造成大的沖擊。

陳錫文表示,將在去年對棉花和東北以及內蒙古大豆實行目標價格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讓市場在價格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給農民傳達正確的市場需求信息,讓農民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生產,逐步化解這幾年形成的矛盾。

確立“三塊地”改革底線,是為了更好地改革

針對記者提出的關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問題,韓俊表示,“三塊地”的改革試點方案有關部門已經在牽頭落實。但是他強調,首先必須明確的是,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以及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目前還是試點,在2017年年底之前主要是推進搞好試點工作。

韓俊表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的利益主體非常復雜,有一些問題可能現在看得還不是很清楚。所以要先試點,邊試點、邊總結、邊完善、邊推廣。

“整個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中央確立了‘三條底線’,就是公有制性質不能改變、耕地紅線不能破、農民權益不能受損?!表n俊說,“確立這‘三條底線’不是說不改革,而是為了更好地改革?!?/span>

韓俊說,現在的改革首先是要落實土地的集體所有權,產權主體要界定清楚,下一步這方面的改革還會進一步深化。在落實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穩(wěn)定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在這個基礎上,放活農村土地的經營權。

韓俊表示,整個改革要于法有據,改革的決策和立法的決策要有效銜接?!艾F在有一些改革的試點,比如土地,會跟現有的很多法律有沖突。在改革的試點縣市,在承擔改革試點的區(qū)域,國務院要提請全國人大授權在試點期間暫停執(zhí)行有關法律。根據改革的要求,有一些法律必須要進行修改,有一些需要廢止的就要廢止。法律的‘立改廢’對我們改革的順利推進也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條件。”

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不能落伍

今年的一號文件對轉基因問題有一句表述,即“加強農業(yè)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

韓俊認為,轉基因是大有發(fā)展前途的新技術、新產業(yè)。中國作為13億人口大國,人多地少,農業(yè)發(fā)展面臨的環(huán)境資源約束越來越強,在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研究方面不能落伍,這一點是需要明確的。

韓俊表示,中國從國情出發(fā),借鑒國際經驗,已經建立了跟國際接軌的農業(yè)轉基因生物技術安全管理法律法規(guī)體系、技術規(guī)程體系和政府行政管理體系,覆蓋了轉基因從研究、試驗、生產、加工、進口許可到產品標識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梢哉f在中國這方面所有的活動、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

關于加強農業(yè)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科學普及,韓俊認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社會公眾包括媒體對轉基因技術的來龍去脈、發(fā)展歷史、現狀以及特性和安全性、存在的風險,包括對我們現在的一套安全管理體系以及其他國家的轉基因生物技術安全管理體系能有一個比較清晰、客觀、全面的了解。從而在尊重科學的基礎上,更加理性地看待轉基因技術和轉基因產品。

經濟新常態(tài):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

陳錫文認為,增長適當降低,對需求和財政收入都會有影響。從這兩個角度來講,整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對農業(yè)就是一種挑戰(zhàn)。

陳錫文認為,一方面怎樣才能讓市場對生產出的農產品有更多的需求,讓農民有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在財政收入增長減緩的情況下,怎么保持國家對農業(yè)支持保護的力度,使農業(yè)能夠健康發(fā)展,是新常態(tài)下制定農業(yè)政策需要研究的問題。

但是他也表示,反過來,新常態(tài)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即新常態(tài)下大家更多地追求整個經濟或者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和效益,而不太會關注GDP增幅的高低、產量的多少。這對農業(yè)加快轉型、完成發(fā)展方式轉變、優(yōu)化農業(yè)生產結構、促進農業(yè)中一二三產業(yè)的融合,都會營造一種非常好的氛圍。

“在新常態(tài)下,很多農民尤其是中青年農民進城打工,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營管理能力和資金,但是他會發(fā)現可能城里的機會還不如農村多,就會帶著資金、技術、管理的能力,回鄉(xiāng)去創(chuàng)業(yè)?!标愬a文說,“總體上來講,進入新常態(tài)對每一個行業(yè)都一樣,挑戰(zhàn)和機遇并存。我們只要能夠抓住機遇,在新常態(tài)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使農業(yè)有比較穩(wěn)步的發(fā)展,使農業(yè)能夠有更高的效益,使農民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益?!?/span>

資金互助組織:誰批準誰監(jiān)管,出了問題誰負責

對于合作組織內部的資金互助組織,陳錫文認為嚴格來講不是金融,是類金融或準金融。因為它的成員是封閉的,只能在這個成員圈里吸收儲蓄、發(fā)放貸款。但是必須嚴格遵守幾條規(guī)矩:第一,成員是封閉的,是你的成員才可以在成員范圍內發(fā)展這些業(yè)務。第二,不能對外吸收儲蓄,也不能對外發(fā)放貸款,吸收儲蓄和貸款必須在成員內部。第三,成員對資金互助組織的存款要根據實際運行情況來決定資金的收益,不能事先規(guī)定一個固定的比較高的收益。

陳錫文說,在中國農村發(fā)展金融不僅需要金融部門自身改革,去更好地為農民服務,還需要在中國農村社會當中培育一種金融意識和金融管理能力。先讓農民搞這種封閉的資金互助組織,實際上是培育和鍛煉農民在金融問題上的信用和能力,逐步在這個基礎上再發(fā)展比較正規(guī)的金融組織。

“這里面我們強調要加強地方政府對他們的監(jiān)管,其實就是把它區(qū)別于金融機構來對待。也就是說,農村的農民合作組織包括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yè)合作組織、供銷合作社等,只要是按照剛才講的這些規(guī)定在內部搞都是可以的,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金融。因此,批準的部門也不是金融部門?!标愬a文說,“大部分都是地方的農村工作政策部門、農業(yè)部門在批。既然批了,就得對此負責任?!?/span>

“我們現在有58萬多個村民委員會,有120多萬個專業(yè)合作社,如果他們都愿意搞的話,這么大的數量,靠國家的金融監(jiān)管機構去管當然是管不了,于是在這個問題上就要堅持一條,誰批準,誰監(jiān)管,出了問題誰負責?!标愬a文說。(來源:中國農業(yè)新聞網-農民日報)


2015年稻谷最低收購價公布

2015-02-05 09:38   來源:中華糧網

國家發(fā)改委昨日發(fā)布通知,為保護農民利益,防止“谷賤傷農”,2015年我國繼續(xù)在稻谷主產區(qū)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

綜合考慮生產成本、市場供求、比較效益、國際市場價格和產業(yè)發(fā)展等各方面因素,2015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變。(來源:發(fā)改委)


2014年中儲糧政策性收糧1.25億噸

2015-02-03 08:35   來源:經濟日報

在北京召開的2015年中央儲備糧工作會議獲悉: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作為國家委托的托市政策執(zhí)行主體,去年累計組織完成政策性收購近1.25億噸。

針對庫存高企、倉容壓力較大現狀,中儲糧總公司從2014年5月中旬起加大政策性糧食銷售力度,拍賣銷售涵蓋稻谷、小麥、玉米、大豆等各個品種。據統計,2014年中儲糧累計完成拍賣政策性糧食5214萬噸,為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為重點解決東北收儲倉容不足問題,中儲糧總公司根據國家政策性糧食跨省移庫計劃,集中完成1015萬噸發(fā)運任務,并創(chuàng)下東北地區(qū)單月發(fā)運248萬噸的新紀錄。同時,總公司在東北地區(qū)加大建倉力度,全年新開工建倉項目102個,總建設規(guī)模455萬噸。

針對以往管理中存在的庫點過多過散、管理鏈條過長、管理穿透力不強等問題,中儲糧總公司建立了人、財、物3條垂直線集團管控機制,通過區(qū)域一體化改革,整合壓縮基層法人庫點和經營主體,將原有851家直屬庫整合為346家中心庫。中儲糧總公司董事長趙雙連表示,中儲糧將繼續(xù)發(fā)揮中儲糧調控主力軍作用,并在公開標準、陽光審查、分批投放的原則下,歡迎央企和其他企業(yè)受托參與收購。


2014年河南收購糧食680億斤

2015-02-06 08:23 來源:中華糧網

2014年河南省糧食總產實現了“十一連增”,收獲的糧食有沒有及時變成種糧農民手中的現金?2月4日,記者從河南省糧食工作會議上獲悉,2014年,河南省累計收購糧食680億斤,約占糧食總產量的近六成,全年糧食工作亮點頻現。

河南省糧食局局長趙啟林介紹,2014年,河南省累計收購糧食680億斤,其中小麥529億斤,秋糧151億斤,有效促進了種糧農民豐產增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各級糧食部門認真落實糧食收購資格核查制度,依法暫停收購資格143家,取消、注銷收購資格352家;同時,進一步加大涉糧案件查辦力度,全年共查處各類案件1119例,維護了正常的糧食流通秩序。

在糧食加工方面,河南省加快實施主食產業(yè)化規(guī)劃,糧油產業(yè)快速發(fā)展。2014年支持主食產業(yè)化和糧油深加工貼息項目60個,貼息資金5000萬元,在項目的帶動下,河南省主食加工業(yè)銷售收入預計達1500億元,穩(wěn)居全國第一位。

2015年是貫徹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第一年。趙啟林表示,糧食部門要更好地肩負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職責,促進糧食資源優(yōu)勢轉化,主食工業(yè)化率達到30%,糧油加工轉化率達到80%。(來源:鄭州晚報)


中國農業(yè)五大趨勢 有機產品將更得志

2015-02-02 08:26 來源:中華糧網

“善戰(zhàn)者,求之于勢”,農業(yè)企業(yè)要想區(qū)域突圍,首先就要判斷洞察形勢,借助有利形勢,制定發(fā)展戰(zhàn)略,完成快速轉型。縱觀發(fā)展,中國農業(yè)正處于經濟轉型的十字路口:幾十年來的傳統農業(yè)發(fā)展模式已至瓶頸,勞動力成本優(yōu)勢不再明顯。中國農業(yè)未來路在何方?在我看來,我國農企未來將會呈現出五個發(fā)展趨勢。

趨勢一:

有機農業(yè)將迎來大發(fā)展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有機食品正逐漸走上高端消費者餐桌,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商界名人也開始紛紛涉足農業(yè)。紅塔集團原董事長褚時健種出了“勵志橙”、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賣起了“良心果”、京東商城CEO劉強東開賣自種的有機大米、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也在北京延慶圈地5700畝建設有機農業(yè)園……在這些農產品中,“有機”成為一大賣點。

雖然有機食品的價格通常比一般食品高20%~50%,但因為禁止使用過多的化肥和農藥,從而降低了食品對環(huán)境和人體的危害而受到全世界消費者青睞。目前有機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增長迅猛。據統計,中國有機食品的消費額正在以每年30%~50%的速度迅速增長。我國有機食品也有著巨大的國際國內市場需求。

趨勢二:

重視品牌形象

隨著農產品供需關系和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轉變,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要求不再是質量和價格的要求,而是對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有眼光、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yè)家都開始重視品牌形象這個問題,一方面嚴把產品質量關,在源頭上預防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視產品外觀設計,加大宣傳力度,以此塑造品牌形象,建立消費者信心。

與此同時,農業(yè)領域便產生了很多小而美、小而強的農產品,如掌生谷粒、草莓莊園等農產品,設計高端,產品精美,產品優(yōu)良并非常有特色,為我國農業(yè)注入了新的血液。當前的農產品市場已由單純的產品價格或質量的競爭,轉化為知名度、美譽度等以品牌為主導的綜合實力的競爭。

趨勢三:

構建全產業(yè)鏈資源優(yōu)勢

上游原料成本和下游渠道費用的擠壓,讓企業(yè)產業(yè)鏈向上下游延伸,很多企業(yè)開始整合資源,布局全產業(yè)鏈。中糧依靠資源優(yōu)勢做全產業(yè)鏈,就是一個成功的范本。

志起未來服務的客戶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做芝麻油的從芝麻種植到深加工產品,肉食行業(yè)從飼料開始到自建終端,電子商務自己做物流,無不如此。所有企業(yè)都應該立足自身資源進行整合,盡量構建產業(yè)鏈,將市場主動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志起未來非??春靡赞r業(yè)為依托的大食品產業(yè)。這個行業(yè)有著長足的發(fā)展。

趨勢四:

渠道布局從大而全到小而精

不斷上漲的渠道費用讓企業(yè)不堪重負,進商超等傳統渠道開始變得非常謹慎,他們轉而尋找新的、更獨特的、更經濟實惠的渠道。這個新渠道不僅僅是靠發(fā)現,也靠創(chuàng)新和整合。

相比網店、電子商務的火熱,我們看到企業(yè)開始布局新陣地,一些線下渠道發(fā)生的改變則更加悄無聲息一些。比如沱沱公社,比如鮮蜂網選擇不進KA(重點客戶)而是深耕渠道,著力布網,整合了一個城市所有的便利店、社區(qū)店資源,繞過二批商環(huán)節(jié),直接供貨,大大降低了渠道費用,而取得的效果一點都不小。

趨勢五:

新興媒體的運用更普遍和成熟

這些年,企業(yè)的廣告成本一直在不斷增加,“限娛令”“限廣令”更讓電視廣告投入雪上加霜,傳統媒體威力下降,新興媒體的作用不斷攀升。

新人群、時尚人群也是主力消費群。這些群體都是“御屏一代”,屏幕成為超級終端,手機、電腦是他們接觸信息、聯網互動最頻繁的手段。企業(yè)在新興媒體上的運營會更加普及,尤其是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等手段的運用至關重要。

總體看來,傳統營銷手法的效用日漸削減,而新思維、新方法已經開始顯現。如果企業(yè)能審時度勢、抓住機會,必能快速轉型。熬過經濟寒冬,必將迎來新世界。(來源:中國科學報)


一號文件轉基因政策風向之變

2015-02-05 09:31 來源:中華糧網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三農”問題,并首次提出“加強農業(yè)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

轉基因科普寫進一號文件,雖只寥寥數語,卻被許多人寄予厚望。這是近九年來中央一號文件中第六次提到轉基因技術。2007年首提嚴格執(zhí)行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2008年強調啟動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2009年和2010年提出要加快推進轉基因科技重大專項;2012年則提出了“分子育種”這一與轉基因相近的說法。而涉及其科普,這還是頭次。

多年來,科學界、產業(yè)界一直在向公眾闡明轉基因技術的必要性。但鑒于種種原因,轉基因成為一個口水問題。許多所謂“討論”說白了純屬浪費精力,雙方誰也不能說服誰。參與論戰(zhàn)的人群常常變換,每換一次辯手,討論都拉回起跑線重新進行。無數輪口水戰(zhàn)下來,有些支持轉基因的人已無力再講已講過N多遍的道理,而反轉者則陷入“我就是不信”的本能式懷疑。再加上轉基因爭論常被摻進其他因素,如政治陰謀論,局面更是混沌不堪。

由于輿論層面的混沌,我國在轉基因推廣產業(yè)化上一直止步不前,政府對轉基因的態(tài)度長期停留在“支持科研,謹慎推廣”階段。但轉基因技術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商業(yè)應用,而非科研論文上。我國目前轉基因政策存在一些尷尬場景,如不允許種植但允許進口;不允許進口主糧但允許進口原料……不能不說都是臨時性讓步,并非長久之計。

為打破轉基因僵局,公眾認識是最難解又不得不解的一環(huán)。因此一號文件首提“加強科普”才被各方重點解讀。民間解讀也得到官方的回應,作為文件起草人之一的農業(yè)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表示,政府正是希望普及轉基因知識,形成共識。先爭取公眾理解,而不是直接借助專家制定政策、造成既定事實,在某些人看來估計還是偏保守了。但其實只有這樣才是更穩(wěn)妥的進程,才會避免日后出現反復。

但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民間對轉基因技術的科普工作已進行過多少年了,但局面從未澄明,甚至有些科普者本身成為爭議對象。從國家層面加強轉基因技術的科普,當然有明顯的優(yōu)勢,如資金、人力等方面都非個人或民間組織可比。但科普轉基因,最大的難點還非資源,而是組織者的公信力。

因此,國家層面的轉基因科普工作,一方面可調動更多的力量,但另一方面更要組織得法。首先要吸納、重用專業(yè)人才,在做科普工作時,也要堅持公開透明,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經得起推敲,盡量充分地回應質疑。同時也要避免重復討論,穩(wěn)步推進,早日將關于轉基因的討論帶離“口水戰(zhàn)”層次。總之,轉基因科普,“重視”只是開始,后續(xù)的組織工作才是難點所在。(來源:新華網)


2015年稻米市場猜想

2015-02-05 11:05  來源:中華糧網

2015年,我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tài),我國糧食市場也同樣進入了新常態(tài),稻米市場也是如此。當前稻米市場新常態(tài)的具體表現在:

政策支持力度有增無減

我國對糧食安全一直高度重視,繼實行糧食直補和最低收購價等等政策后,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新的糧食安全戰(zhàn)略,將糧食安全提高到了更高的戰(zhàn)略高度。2015年年初,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若干意見》,從八個方面明確了各省級人民政府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事權與責任。不僅強調了糧食的數量安全,還強調了糧食的質量安全、糧食產業(yè)健康發(fā)展。建立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將糧食安全納入政績考核,將從制度上為我們的飯碗戴上“護身符”。而2月初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也對糧食安全提出了新要求,其中第一條就是加強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要求強化對糧食主產省和主產縣的政策傾斜,糧食主銷區(qū)要切實承擔起自身的糧食生產責任。提高糧食收儲保障能力,嚴厲打擊農產品走私行為。繼續(xù)執(zhí)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重要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偨Y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經驗,積極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等??梢?,政策對糧食的支持力度呈繼續(xù)加大之勢。這將有利于我國糧食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稻米價格高位運行

國內稻米價格高位運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縱向看,自2003年下半年稻米價格上漲以來,一直呈向上運行趨勢,目前國內稻米價格處于改革開放以來的高位。本次國內稻米價格連續(x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實行了最低收購價政策,且最低收購價自2007年以來連續(xù)上調。2014年早、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135元、138元和155元,7年累計分別提高65元、66元、80元,提高幅度分別為92.9%、91.7%、106.7%。近年來,在新稻收購旺季,最低收購價基本上是市場最高價格。有政策的托底,新稻市場運行保持了大體平穩(wěn)。

橫向看:我國稻米價格已高于國際上主要大米生產國。近年來,我國糧棉油糖肉等主要農產品國內市場價已全面高于國外產品配額內進口到岸稅后價,有些產品一度高于配額外進口到岸稅后價。農業(yè)部數據顯示,2014年11月,大米、小麥、玉米3大谷物的國內外價差分別高達每公斤1.08元、0.58元、0.52元,均比2013年有所擴大。進入2015年,我國大米價格依舊保持了平穩(wěn)走勢,而國際大米價格在生產豐收、美元走強和原油價格暴跌等因素影響下亦難有大的反彈。內外大米價差的拉大,導致國內大米進口“高燒不退”。

稻谷產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在政策的支持下,加上稻米價格相對偏高,農戶種糧積極性得到激發(fā)。2014年,我國糧食生產迎來了空前的“十一連增”,國內稻谷生產也再創(chuàng)歷史。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2014年我國稻谷總產量為2.06億噸,比上年增加281.5萬噸。超過了2012年的歷史高點,連續(xù)4年站穩(wěn)2億噸大關。其中,早稻產量為3401萬噸,比上年減產12.5萬噸;中晚稻產量為1.72億噸,比上年增加294萬噸。稻谷連續(xù)豐收,而2014/2015年度稻谷消費量為2.0248億噸(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年度產大于需約300多萬噸,國內稻米市場供應繼續(xù)寬松,這為保障糧食市場穩(wěn)定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大米進口持續(xù)增加

隨著國內外大米價差的擴大,近年來我國大米進口急劇增加。2012年,我國大米進口進入本世紀首次超過200萬噸,達231.6萬噸。2013年大米進口224萬噸大米,再次超過200萬噸。2014年國內大米進口再創(chuàng)紀錄。據我國海關數據統計,2014年我國大米進口量為255.724萬噸,達到了進入本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比增加31.2萬噸,增幅13.94%。2014年大米出口量為41.9萬噸,比上年減少5.94萬噸。全年大米凈進口量達到了214萬噸,再創(chuàng)新高。不單海關統計的進口量保持高水平,走私大米進口量也很大。雖然海關總署開展了打擊農產品走私“綠風”專項行動,2014年查證走私大米21萬噸,但仍難以遏制走私大米進口勢頭。據越南大米協會統計,2014年越南向中國出口大米約210萬噸,占越南大米出口的33%,這還不包括通過邊境出口的未登記的大米數量。而我國海關進口的越南大米只有135萬噸,從官方統計數據看,單越南一國至少有75萬噸大米通過走私進口。如將上述大米包括在內,2014年我國大米進口超過330萬噸甚至更多,折合稻谷達500萬噸以上。

稻谷臨儲規(guī)??涨?/span>

由于近年來集中收購期間稻谷最低收購價在主產區(qū)大部分地區(qū)已高于市場價格,對農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托市收購的稻谷數量持續(xù)增加。2013年產稻谷托市收購量達3261萬噸,創(chuàng)出了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實施以來的歷史天量,此前兩年東北地區(qū)的粳稻臨儲收購量也有1100萬噸左右。2014年,三大稻谷品種繼續(xù)啟動了最低收購價預案,截止2015年1月25日,主產省政策性粳稻收購量超過1660萬噸,早秈稻419萬噸,加上中晚秈稻的托市收購量,預計2014產稻谷臨儲收購量將達2600萬噸以上。而2014年全年政策性臨儲稻谷通過向市場拍賣的成交量只有422萬噸,據此測算,目前臨儲稻谷總庫存數量應在6500萬噸以上,占2014年稻谷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相當多的主產區(qū)國有糧庫因此出現了糧滿為患,倉容日益趨緊,財政也不堪重負。

當然,從短期看,經過大量收購,目前中晚稻收購量(截止1月15日為6097萬噸)已與去年旺季收購總量(截至2014年2月28日為6193萬噸)接近,表明市場糧源也下降較快,國內稻谷市場供應壓力得到緩解,利于短期市場的平穩(wěn)運行。

稻谷經營成本趨降

由于國家加大深改力度,積極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不再單純依靠粗放式的發(fā)展方式來刺激經濟增長,加上美元持續(xù)走強和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出現暴跌,使得國內物價上漲壓力減輕,CPI漲幅逐步回落。國家統計局公布2014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3.3%。12月CPI連續(xù)第四個月在2%下方運行,PPI則是連續(xù)34個月持續(xù)為負。2014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0%,遠低于3.5%的政府控制目標;PPI則同比下降1.9%。CPI漲幅回落,特別是PPI持續(xù)下降,使得農業(yè)生產成本增幅出現回落,部分地區(qū)甚至出現下降。除了人工與土地流轉成本仍在上漲,其它如化肥、農藥、柴油等生產成本均呈穩(wěn)中有跌之勢。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走低,國內汽柴油等原料價格也快速下降,化肥、農藥和物流費用等逐步走低。隨著稻米生產經營成本漲幅趨緩甚至下降,依靠成本推動糧價上漲的動力明顯不足。

后期走勢猜想

從2013年,我國稻米市場就進入了米價偏高、生產豐收、進口激增、庫存龐大等新常態(tài),并使得國內稻米市場的“政策市”特征越來越明顯。進入2015年,由于新常態(tài)的影響,稻米市場既會表現出與以往相似的走勢,也將會有自身的運行特點。具體猜想如下:

猜想一:稻谷最低收購價將保持穩(wěn)定

我國實行了十一年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在促進農戶增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發(fā)揮巨大作用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因此,2014年新疆的棉花和東北、內蒙古的大豆率先實行目標價格試點。隨著糧食目標價格的不斷推進,今后糧價的走勢將更多地由市場來決定。雖然主要糧食品種稻谷、小麥當前仍將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預計2015年繼續(xù)上調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如前所述,國內稻米價格已相對偏高,上調空間有限。另一方面,2014年10月份公布的2015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仍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變。小麥、稻谷均為主要口糧,連動效應較強。因此,稻谷最低收購價保持穩(wěn)定的可能性很大。

猜想二:稻谷生產仍然向好

在宏觀方面:2015年將實行糧食省長負責制,在加強糧食生產能力建設方面,明確要求落實更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執(zhí)行政府領導干部耕地和基本農田離任審計制度等,我國糧食種植面積將得到有力保障。微觀方面:由于最低收購價政策支撐,稻米價格在最高層面上得到了保障,而今年稻谷種植成本漲幅趨緩甚至下降,糧農收入相對有保障,種植積極性將會較高。加上土地流轉的加快推進,稻谷規(guī)模經營將不斷增加,利于農業(yè)科技的應用和推廣,利于稻谷單產不斷提高。在正常年景下,2015年稻谷生產獲得豐收的可能性依然較大。當然,由于天氣的不確定因素較多,而稻谷生產仍處在靠天吃飯,加上2014年稻谷生產再創(chuàng)歷史紀錄,比較基數較高,2015年稻谷繼續(xù)增產的難度較大,但只要沒有大的災害,總產量維持在2億噸以上的較高水平是大概率事件。

猜想三:大米進口將繼續(xù)保持高位

雖然2014年國內稻谷產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但大米進口卻同步創(chuàng)出新高。由于刺激國內大米進口增加的因素仍較多,預計2015年大米進口仍將居高不下。一是當前國內外大米價差仍較大。2015年2月初,市場上進口大米在南方港口報價與國產普通晚秈米南方批發(fā)價格的價差約800元/噸,與早秈米的價差也有500元/噸以上。進口利潤依然較為豐厚,仍將刺激大米進口增加。二是我國大米市場容量巨大,年消耗大米達14000萬噸。且年大米進口配額達532萬噸。2014年大米進口雖創(chuàng)出歷史,也不過255萬噸。從配額看,尚有一倍的進口空間。同時,今年進口配額發(fā)放更加精準。國家有關部門1月上旬通過舉辦專場競價交易會來作為進口配額分配的關鍵參考依據,專場交易會上共成交稻谷155萬噸,需要用糧的企業(yè)部分解決了進口配額。這使大米進口配額數量分配更為合理,將促進大米的進口。三是在大米進口利潤豐厚的刺激下,走私進口亦難遏制。預計2015年國內大米進口水平仍將較高。

猜想四:臨儲稻谷出庫將提速

臨儲稻谷庫存加快出庫已迫在眉睫:首先,規(guī)模過于龐大?,F有的臨儲稻谷規(guī)模己達年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加上其它儲備稻谷,規(guī)模過于龐大,不符合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適度儲備原則,必須加快消化。其次,從時間上看,有1000多萬噸臨儲稻谷是2012年及以前的。其中800多萬噸庫存是2011年及以前的,不抓緊出庫,將面臨不適宜儲存的困境。笫三,由于臨儲稻谷規(guī)模過于龐大,大量倉容被占用。不加快出庫,今年如啟動托市收購,倉容壓力將更大。第四,目前臨儲稻谷庫存輪出速度太慢。雖然2014年5月份國家就開始拍賣臨儲稻谷,但由于種種原因,出庫進度并不理想,2014年全年通過拍賣出庫的臨儲稻谷只有422萬噸。而截止2015年1月底臨儲稻谷庫存達6000多萬噸,據此推算,即使不考慮后期新增的規(guī)模和稻谷的儲存適宜性,全部消化也需10多年時間。顯然國家也己注意到了這一點,正采取措施來加快臨儲稻谷出庫。今年1月上旬舉行的與進口大米配額相掛鉤的專場交易會即是一種新舉措。一場交易會成交的稻谷數量超過了去年全部成交量的三分之一。相信后期還將會有新的辦法出臺以加快臨儲庫存的消化。當然,加快臨儲稻谷的出庫也將對稻米市場形成一定沖擊,短期稻米市場將面臨更大的壓力。但長痛不如短痛,時間越長,累積的矛盾將越大,將越難處理。另外,目前臨儲稻谷出庫計劃性不強,臨儲稻谷拍賣不象儲備輪出那樣具有嚴密的計劃和工作方案。去年拍賣時所有的年份稻谷齊上陣,能賣出什么算什么,既不推陳儲新,也無年度出庫數量計劃,能賣多少算多少,這種狀況需要改變。

猜想五:稻谷最低收購價預案啟動可能性仍較大

由于2015年稻谷生產仍可能豐收,而大米消費人群雖然仍可能擴大,但因人均需求下降和飼用需求減少,增長勢頭可能放慢。2015年當年稻米產銷將繼續(xù)呈供大于求,加上大米的進口規(guī)模依舊較大和龐大的臨儲稻谷庫存,總體供求壓力將是進入本世紀以來最大的一年。由于最低收購價將不再上調,刺激稻米價格上漲的因素暫時不多。在臨儲稻谷加緊輪出和儲備稻谷輪換的雙重打壓下,預計上半年陳稻市場將弱于上年,新稻上市后稻谷價格出現季節(jié)性下跌的可能性較大,并有可能跌至最低收購價下方,托市收購全面啟動的可能性也將較大。

綜合分析:雖然我國糧食供應總體處于緊平衡,但具體到稻米市場而言,由于生產給力,短期仍將處于產需平衡有余,供應相對寬松的階段。在最低收購價可能保持穩(wěn)定,供應壓力較大和臨儲稻谷去庫存化將不斷加速等因素影響下,預計春節(jié)后隨著大米需求轉淡,稻米市場將有一個持續(xù)走弱的過程,且不同品種之間的走勢會有所分化。早秈稻因輪出量大,市場容量小,受進口大米沖擊最直接,走勢可能最弱,并直至新稻上市前夕。而由于陳早秈稻價格較低,新早秈預計將低調上市,且低于最低收購價的可能性較大,托市收購預案啟動可能性較大。粳稻因臨儲收購量較大,目前托市收購量已超過上年托市收購量300萬噸,后期新稻收購將逐漸困難,價格走勢會相對堅挺。預計在節(jié)后短暫走弱之后會率先企穩(wěn)反彈,但在最低收購價保持穩(wěn)定的前提下,整體走勢難有大的表現。中晚秈稻市場的表現將介于早秈稻與粳稻之間。由于2014年產中晚秈稻臨儲收購量少于上年,而產量又獲豐收,意味著今年市場流通壓力高于上年,因此,走勢弱于上年的可能性較大。


全國臨儲小麥成交冷熱不均總體清淡

2015-02-05 09:32  來源:中華糧網

近期,面粉需求平穩(wěn),小麥供應充裕,大中型制粉企業(yè)在前期大量采購小麥后放緩采購節(jié)奏,影響了政策性小麥拍賣的成交情況。安徽省已經開始交易2014年臨儲小麥,2013年臨儲小麥遇冷,已經連續(xù)三周零成交;湖北省、河南省2013年臨儲小麥的成交較上周有小幅好轉,但價格較為疲軟??傮w來看,2013年托市小麥的成交情況較為清淡。

湖北、河南地區(qū)2013年臨儲小麥成交緩慢;截至2015年2月3日,湖北省2013年臨儲小麥累計成交69萬噸,1月份累計成交7萬噸,預計尚有30-40萬噸可供拍賣;河南省2013年臨儲小麥累計成交59萬噸,1月份累計成交14萬噸,預計尚有20-30萬噸可供拍賣。當前制粉企業(yè)小麥采購積極性不大,若按正常的投放節(jié)奏,上述地區(qū)2013年臨儲小麥的拍賣仍將持續(xù)2-3個月,成交情況總體較為緩慢。

蘇皖地區(qū)2014年臨儲小麥的成交率穩(wěn)步走低;據制粉企業(yè)反映,今年面粉銷售情況較往年相比更不理想,春節(jié)提振效果并不及預期水平,制粉企業(yè)小麥采購較為謹慎。受此影響,蘇皖地區(qū)2014年臨儲小麥的成交率穩(wěn)步走低,成交均價基本穩(wěn)定在上周水平。江蘇地區(qū)本周的成交率僅為56.10%,是2012年10月份以來的最低值;安徽地區(qū)的成交率僅為19.65%,是近三次拍賣的最低值。

1月份以來,大中型制粉企業(yè)在國家專場小麥拍賣交易中拍得大量臨儲小麥,隨著臨儲小麥的陸續(xù)出庫,前期低庫存的局面有所改善。當前面粉需求總體穩(wěn)定,持續(xù)改善跡象并不明顯,加之市場主體對行情看法比較一致,小麥采購數量不大,生產中大多依靠企業(yè)原有庫存和新近拍賣到廠的小麥,預計近期政策性小麥拍賣交易成交或保持清淡。(來源:龍糧網)


春節(jié)前小麥以穩(wěn)為主 局部或小幅波動

2015-02-03 09:22  來源:中華糧網

春節(jié)即將到來,目前國內小麥行情維持平穩(wěn),供需面利好因素較少,小麥價格難以上漲。加之近期國內小麥價格基本圍繞政策性拍賣成交價運行,下探空間不大。預計春節(jié)前小麥價格仍以穩(wěn)定為主,局部地區(qū)或有小幅波動。

政策性拍賣成交率繼續(xù)下滑

1月27日舉行的國家政策性小麥拍賣成交率30.51%,比上周下跌2.2個百分點,也略低于4周均值30.86%。1月以來,政策性小麥拍賣成交量、成交率呈現逐周遞減的態(tài)勢,一方面是因為當前面粉需求比去年同期更顯清淡,制粉企業(yè)采購小麥時更加謹慎;另一方面,制粉企業(yè)在1月上旬的專場拍賣中已提前拍得大量小麥,抑制當前小麥采購需求。

據制粉企業(yè)反映,當前面粉需求有一定改善,但和去年同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面粉需求的季節(jié)性特征正在弱化,制粉企業(yè)生存壓力加大,小麥采購更加謹慎。

麥價以穩(wěn)為主 麩皮價格下跌

過去一周,產銷區(qū)小麥價格基本保持穩(wěn)定,局部地區(qū)小幅波動。監(jiān)測數據顯示,河北石家莊地區(qū)制粉企業(yè)小麥收購價258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qū)2550元/噸,均比上周下跌1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qū)制粉企業(yè)小麥收購價256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qū)2540元/噸,均持平;安徽宿州地區(qū)收購價2530元/噸,上漲10元/噸。南方銷區(qū)小麥價格基本與上周持平,廣東廣州港口江蘇產2014年紅小麥到港價2610~2640元/噸,福建福州港口江蘇產2014年紅小麥到港價2600~2630元/噸。

過去一周,制粉企業(yè)開機率保持穩(wěn)定,麩皮供應充裕,加之下游需求難以提振麩皮銷售,麩皮價格承壓下跌。

監(jiān)測顯示,當前河北石家莊地區(qū)麩皮出廠價164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qū)170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qū)174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qū)172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qū)1750元/噸,降幅為20~40元/噸。

據各地制粉企業(yè)和貿易商反映,當前面粉銷售改善程度不及預期,庫存較少,價格穩(wěn)定。據監(jiān)測,京津地區(qū)特一粉出廠價320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qū)317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qū)315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qū)310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qū)313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

面粉需求平穩(wěn) 企業(yè)開機正常

1月以來,國家加大臨儲小麥的投放力度,算上專場小麥拍賣,國家政策性小麥拍賣累計成交252萬噸,高于上年10~12月的總投放量,有效保證了節(jié)前制粉企業(yè)的補庫需求。根據政策性小麥拍賣進度推算,截至2015年1月27日,國家托市小麥(含2014年托市小麥)可用于拍賣的數量為2190萬~2330萬噸,以2014年托市小麥為主。當前成交量遠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即使按照去年同期的周度70萬噸成交量計算,仍可拍賣7個月左右,糧源供應較為充裕。當前國內小麥價格持續(xù)圍繞政策性小麥拍賣底價運行,整體波動不大。

據市場反映,在前期面粉需求有所好轉后,近期需求維持平穩(wěn),制粉企業(yè)走貨量較為穩(wěn)定,企業(yè)開機率仍保持較高水平。監(jiān)測顯示,當前產區(qū)大型制粉企業(yè)開機率在70%~80%之間,中小制粉企業(yè)在60%~70%之間,節(jié)前企業(yè)生產情況較為理想。當前產區(qū)制粉企業(yè)開機率較上月已有提高,并保持在較高水平,但仍低于去年同期。

考慮到今年面粉需求較去年更顯清淡,當前開機率基本可以滿足市場需求。近期面粉需求基本平穩(wěn),并未有進一步轉好的跡象,制粉企業(yè)繼續(xù)提高開機率意愿不高,預計節(jié)前企業(yè)開機率將保持穩(wěn)定。

去年我國共進口小麥297萬噸

據統計,2014年全年我國共進口小麥297.2萬噸,低于2013年550.7萬噸的進口量,同比下降46.03%,也低于2012年的368.86萬噸,是近4年來的次低水平。由于國內2013年產小麥品質不理想,難以滿足制粉企業(yè)需求,因此2014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小麥數量較大,1~6月份共進口255.51萬噸。在高產高質的2014年小麥上市后,小麥進口節(jié)奏放緩,7~12月份共進口41.69萬噸,整體呈現“上半年多、下半年少”的特點。

據統計,2014年我國共進口澳洲小麥139.76萬噸,占全年進口量的47.01%;進口美國小麥86.33萬噸,占進口量的29.04%;進口加拿大小麥41.09萬噸,占進口量的13.82%;進口哈薩克斯坦小麥25.11萬噸,占進口量的8.45%。澳大利亞超過美國成為我國進口小麥的最大來源國。

2013年小麥在生長期內遇到惡劣天氣導致品質下滑,加大了對國外優(yōu)質小麥的進口需求,導致當年小麥進口增幅明顯。

需求疲軟 美麥價格繼續(xù)下跌

過去一周,美國CBOT軟紅冬小麥期貨持續(xù)下跌。截至2015年1月28日,CBOT軟紅冬小麥3月合約收于505.25美分/蒲式耳,環(huán)比下跌31.5美分/蒲式耳,周度跌幅為5.87%。

過去一周,受全球小麥供應充裕、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場走軟以及美元保持強勢的影響,美國CBOT小麥期貨價格周內持續(xù)走低,3月期約盤中一度下跌2.7%,創(chuàng)下3個月來最低水平。

從美國CFTC發(fā)布的持倉數據來看,投機基金在農產品期貨市場上的凈多單減少至3個月來的最低水平,在小麥期貨市場上近7周以來首次持有凈空頭部位,反映出市場對美國小麥出口遲緩的擔憂。

烏克蘭政府近期將與貿易商簽訂限制制粉小麥出口的協議,屆時黑海地區(qū)的小麥供應將更為緊俏,一定程度上支撐美國小麥價格。埃及近期開始接受更多的法國和羅馬尼亞小麥,說明埃及不單考慮黑海地區(qū)的供應。

美國農業(yè)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1月15日的一周,美國小麥出口銷售數量為45.84萬噸,高于上周的28.49萬噸,裝船數量較之前一周略有提高。隨著美國小麥價格持續(xù)下跌,出口競爭力有所提升,提振出口前景。在新季冬麥越冬期結束前,仍應關注美國小麥的出口銷售及裝船進度。

按照當前收盤價計算,3月船期的美國二號軟紅冬小麥到我國港口完稅價為1985元/噸,比上周同期下跌91元/噸,低于同等品質2014年江蘇產普通紅小麥南方港口到港價655元/噸,國內外價差較上周同期有所擴大。


收購進度超越去年 玉米市場價格略有波動

2015-02-03 09:50 來源:中華糧網

當前,全國玉米整體收購進度超過去年同期水平,臨儲收購政策繼續(xù)成為市場重要利多因素,玉米價格走勢整體相對平穩(wěn),局部漲跌互現。其中東北產區(qū)政策性收購如火如荼,對當地玉米價格形成有效支撐;華北產區(qū)玉米市場在貿易商采購積極性較高帶動下,其價格穩(wěn)中有漲。南北港口玉米價格則因缺乏利多因素支持穩(wěn)中偏弱運行。國際市場方面,市場供應充足,美元匯率繼續(xù)走強,需求令人擔憂,促使其價格延續(xù)跌勢。

一、國內市場

(一)收購情況

1、東北產區(qū):目前,東北臨儲玉米收購進度繼續(xù)加快,市場政策市特征依舊,玉米價格整體穩(wěn)定,局部漲跌互現。同時,農民售糧積極性較高,部分收購點出現賣糧長龍。貿易商收購活動也依托臨儲為主。而深加工企業(yè)由于庫存充足,備貨積極性不高。

截止目前,長春大成新產三等玉米掛牌價2170(單位:元/噸,下同),與上周末持平;松原嘉吉2150,持平;中糧公主嶺2130,跌10;四平天成2220,持平;吉林燃料乙醇2120,跌20;中糧榆樹2120,持平。中糧肇東2050,持平;青岡龍鳳2120,漲20;通遼玉王2200,持平。

2、華北產區(qū):目前, 華北產區(qū)玉米價格穩(wěn)中有漲。一方面,近來華北地區(qū)玉米收購進度略有加快;另一方面,目前華北地區(qū)玉米價格已經處于近4年來的低點,加工企業(yè)和貿易商對后期看漲預期增強,逢低補貨的意愿增加。此外,在前期華北玉米價格連續(xù)下滑的情況下,目前華北玉米在銷區(qū)競爭力增強,通過集裝箱和散船等發(fā)往南方的玉米數量明顯增長,甚至有少量倒流至東北地區(qū)。

截止目前,山東壽光金玉米2190,與上周末持平;盛泰藥業(yè)2230,漲10;英軒酒精2250,持平。

3、南北港口:目前,南北港口玉米價格穩(wěn)中偏弱運行。一方面,產區(qū)節(jié)前上量較大,北方港口庫存增長,不利于其價格上揚;另一方面,雖然南方港口玉米庫存下滑,但進口玉米和高粱仍然大量到港,對其價格上漲有所抑制。

截止目前,遼寧錦州港14.5%水分玉米收購價2255-2270,理論平倉價2310-2330,較上周末下跌10;鲅魚圈2260-2280,理論平倉價2310-2330,均較上周末下跌5-10。廣東深圳港口14.5%水分優(yōu)質玉米成交價格為2390-2420,質量偏差的玉米價格為2350-2370,均較上周末下跌10-20。

(二)影響因素

1、玉米收購進度超過去年同期。據統計,截至1月25日,東北臨儲玉米收購總量在3912萬噸左右,較去年同期3645萬噸高出267萬噸,五日內收購量593萬噸,去年同期僅368萬噸。與之呼應,截止到1月25日,我國玉米主產區(qū)收購量達到7923萬噸,首次超越去年同期7885萬噸。

2、產區(qū)農戶售糧進度相對較快。目前,產區(qū)農戶售糧進度較快,其中東北農戶售糧進度繼續(xù)超過過去兩年同期水平,華北則與之前水平旗鼓相當。當然,值得注意的是,與去年相比,今年東北糧商手中存糧明顯偏高,且無法全部如期進入臨儲,為此年后這部分糧源何時上市需關注。當然,東北玉米價格在托市支撐下大底部已然形成。

3、玉米深加工企業(yè)庫存充足。由于原料玉米價格高企,而下游產品(淀粉、乙醇以及飼料)價格低迷,目前東北玉米深加工企業(yè)經營舉步維艱,開工率不足60%。同時,東北地區(qū)深加工企業(yè)玉米庫存相對充足,約可以滿足1.5-2個月左右生產所需,節(jié)前備貨積極性不及往年。

二、國際市場

1月下旬以來,國際玉米市場價格延續(xù)跌勢。主要原因是全球飼糧供應充足,美元匯率繼續(xù)走強,需求令人擔憂,對飼糧市場構成利空影響。

截至1月30日,美國芝加哥農產品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3月合約價格為3.70美元/蒲式耳(折合人民幣894元/噸),較上周末下跌4.1%;3月交貨的美國2號黃玉米FOB價格為173.2美元/噸,合人民幣1063元/噸,較上周末下跌40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1544元/噸,較上周末下跌46元/噸,比去年同期跌363元/噸。

從供應面看,國際谷物理事會(IGC)預計本年度全球玉米產量將達到9.919億噸,高于上年的9.907億噸。這也是IGC連續(xù)第八次調高2014/15年度全球玉米產量預測值,因為南美玉米產量前景改善。就玉米需求而言,美國農業(yè)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美國農業(yè)部當前預測全年玉米出口量為4445萬噸,同比降低8.7%。

三、后期走勢分析

隨著春節(jié)腳步的日益臨近,下游深加工和飼料企業(yè)備貨進入中期,南方銷區(qū)市場購銷日益清淡,分析認為,后期國內玉米市場已難現大波瀾行情,預計其價格將圍繞臨儲收購價窄幅波動。同時,臨儲收購進度仍將成為市場為數不多的焦點之一和利多支撐。此外, 2月1日,眾所期待的“一號文件”新鮮出爐。只是2015年改為繼續(xù)執(zhí)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重要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未提出繼續(xù)執(zhí)行玉米、油菜籽和食糖的臨時收儲政策,政策的靈活性為以后目標價格試點的品種留下伏筆,值得關注。



區(qū)域行情:2月5日湖北地區(qū)菜油最新價格行情

2015-02-05 10:28 來源:中華油脂網

據市場監(jiān)測,2月5日,湖北菜油價格行情平穩(wěn)。國產菜油基本有價無市,國產四級菜油報價一般在8100-8300元/噸左右,廠家基本停止生產,市場上主要是銷售進口菜油。宜昌當陽地區(qū)國產進口菜油價格6300-6350元/噸,較昨日持平;宜昌菜油價格6350元/噸,較昨日持平;荊州沙市地區(qū)菜油報價6300元/噸,較昨日持平。荊門周邊地區(qū)菜油價格6300-6350元/噸,較昨日持平;襄陽老河口奧星公司國產四級浸出菜油出廠報價8000元/噸,進口菜油出廠報價6350元/噸,較昨日持平;潛江地區(qū)菜油出廠報價6300-6350元/噸,較昨日持平。


國內市場:臨儲菜油銷量增加 市場成交依然活躍

2015-02-05 8:55 來源:中華油脂網  

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定于2月4日在安徽糧食批發(fā)交易市場及其聯網市場舉行的國家臨時存儲菜籽油競價銷售交易會順利結束。最終由安徽三元油脂有限公司和益海嘉里(安徽)糧油工業(yè)有限公司兩家企業(yè)合計拍得1729噸。本次交易會計劃銷售2010年菜籽油11358噸,實際成交1729噸,成交率15.22%,成交均價5806元/噸。5800元底價成交1529噸,5850元成交200噸。

  本輪拍賣安徽計劃銷售2010年菜籽油2885噸,實際成交1729噸,成交率59.93%,最高成交價5850元/噸,最低成交價5800元/噸,成交均價5806元/噸。其中安徽三元油脂有限公司成交1200噸、益海嘉里(安徽)糧油工業(yè)有限公司成交529噸。春節(jié)即將臨近,安徽菜籽油市場銷售量逐步呈現上升,目前各地經銷商也都在積極備貨,加大市場供應。


全球小麥供應增加價格下降

2015-02-03 08:40  來源:彭博新聞社

由于小麥主產國產量增加,庫存充足,世界小麥價格下跌,中國、巴西和尼日利亞等買家從美國購買小麥減少。

美元走強使美國谷物與其他國家相比缺乏吸引力,對美國小麥的需求降至過去20年來低點。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上月下跌了17%,聯合國跟蹤的食品價格上月也降至過去四年最低水平。

去年,阿根廷、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國家小麥豐收,使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降至上世紀60年代以來低點。美國農業(yè)部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5月的銷售年度,全球小麥出口同比下降4%,至1.6億噸,其中美國出口減少21%,至2520萬噸。由于小麥價格下降,部分農民改種其他作物。


泰國擬減產推升米價

2015-02-04 08:55來源:中華糧網

據泰國媒體日前報道,泰國政府計劃在今后幾年縮減大米產量,以解決大米過剩問題,同時推動價格上漲。此外,部分稻田將改為種植甘蔗或經營混合農業(yè)。

泰國農業(yè)部官員阿披乍稱,過去6年,泰國稻谷平均年產量為3511萬噸;而到了2016至2017年,這一數字或將削減至3373萬噸,相當于回到2009至2010年的水平。

阿披乍表示,大米減產將有助于緩解生產過剩的現象,到2019至2020年,泰國大米供應高于國內外需求的數量將從2016至2017年的約110萬噸銳減至僅僅20萬噸。

“為了解決生產過剩,實現供求平衡,我們需要調整大米種植,”阿披乍說,“我們也希望這樣的調整能平衡國內外消費和出口,并提振泰國大米的價格?!保▉碓矗航洕鷧⒖紙螅?/span>